《黄帝内经》中记载:“药之不及,针之不到,必须灸之。”很大一部分人感染新冠之后表现为寒湿症状:发热,怕冷,全身酸痛,头痛,四肢沉重。而艾灸辛温补阳,最能解寒湿,能在疾病初起阶段,驱邪外出。
最近不少艾友反馈,阳了之后,给自己以及家里孩子用艾条艾灸后,第二天就可以退热,浑身酸痛症状缓解,抗原监测转为弱阳性,第三天就能转阴,很大程度缩短了病程。
一、武汉时期定性为“寒湿疫”,用药原则:散寒除湿,避秽化浊

之前武汉初期,通过对100余例发热门诊、急诊留观及住院病人的临床实地观察,专家组认为,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当属“寒湿疫”,是感受寒湿疫毒而发病。
仝小林院士分析,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由寒湿之疫邪引起,病性上属于阴病,是以伤阳为主线。所以在治法上,一定是针对寒和湿。具体来说,因为寒邪被湿邪所抑遏,治疗寒邪,要温散、透邪,用辛温解表之法。治疗湿邪,要芳香避秽化浊。
在分期上,专家组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分为四期,即早期、中期、晚期及恢复期。在用药上,总的原则是散寒除湿,避秽化浊。仝小林院士认为,在疾病的预防上,可以使用中成药来减少发病,而在早中期治疗上,对于患者出现轻度恶心、腹泻、不适等症状,采取中医药治疗也可以起到比较好的作用。应该注意的是,“治疗时要注意调理脾胃。应该注意的是,患者体质、年龄、基础病不同,感染疫戾之气有轻重之分,证候可以有所差别。但万变不离其宗,伤阳为其主线。”对于当时武汉输出的病人,治疗方法可与武汉当地病人基本相同。对无武汉病人接触史的患者,可以根据当地情况,因时、因地、因人制宜,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。
在查房后,专家组讨论认为,对于寒湿者,舌体偏胖大,有齿痕,厚腻苔,甚至腐苔,反映湿邪很重,此类患者初期阶段可尽量采用中医药治疗,过度输液反而会加重寒湿,并避免滥用抗生素。

舌头颜色偏淡一点,舌苔是整体偏白的。有的还水滑滑的,说明身体还有湿气垃圾需要清理,平时调理当然也要祛湿排寒,所以即使熬过了阳,也不大意,认真调理体质去寒湿,才能不被再阳,也是给大家一次抵抗力的检验!
从中医五行来说:现阶段的五运六气是太阳寒水为主气。出现阳了以后,表现出特别怕冷、打喷嚏、流鼻涕、手脚冰冷等一系列症状。
寒湿体质的人,因气血不足,寒湿凝滞,防御能力自然就弱。平时就怕冷,爱感冒,咳嗽不容易好……提升免疫力要以驱寒排湿为平时重点!
三、什么是湿邪,包括寒湿之邪

中医对自然界的外来邪气分为六种,风寒暑湿燥火。而其中湿邪,对地处江南地带的我们,是最常见的。清代苏州的大医学家叶天士曾说,“吾吴湿邪害人最广”,湿邪多在长夏季节。
有两种说法,一种是春夏秋冬的每个季节的最后18天,与中医的脾相对应。《素问·太阴阳明论》中,“脾者土也,治中央,常以四时长四藏,各十八日寄治”,即长夏指每季的后十八天,但是现在几乎很少有人赞同这种说法。
另一种说法,就是长夏指夏季的最后一个月,也就是农历六月为长夏。这时气候多阴雨最是潮湿,加上酷暑刚刚过,天气闷热的和蒸笼似的。
虽然湿邪最常见于长夏季节,但是不代表别的时节就没有,湿邪在一年四季都有,并且不分年龄、不分性别。尤其是秋冬,一定要注意祛湿。为啥?江南地区,冬雨绵绵,阳气衰,生机不旺,易生寒湿。
在治病的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这“六淫邪气”中,中医最怕的就是湿邪。因为,湿邪有以下的特点
1、湿邪重浊
很多湿气重的人,有一种感觉,就是身体沉重,容易累。湿邪是重浊之气气,很容易困住我们的肌体,湿邪犯表,则令人头重身困,四肢酸楚,若湿滞经络,流注关节,则关节酸痛沉重、活动不利;若湿流下焦,则小便混浊不利、大便溏泄,或下利脓血,甚至妇人带下粘稠腥秽等。
2、湿性粘滞
门诊上常有人跟我说,大便粘马桶。这就是湿邪粘滞的特点。
这一特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,一是湿病症状多粘腻不爽,如患者表现为小便不畅,大便粘滞不爽等;二、反映在病程上,迁延时日,缠绵难愈,如风湿病、湿温病。
3、湿为阴邪,阻遏气机,损伤阳气
湿、水、痰都是由于水液代谢不畅而产生的病邪,而水是属于阴一类的事物(而火就属于阳一类的事物,这是古人的归纳法)。阴类的东西,就容易伤阳气,就如同水可以灭火的道理一样。湿邪粘滞,留滞于脏腑经络,常常阻遏气机,使气机升降无能,出现胸脘痞闷,小便短涩,大便溏而不爽等症状。
湿邪致病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,往往都是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。湿气遇寒便成了寒湿,与热则成为湿热,遇到风就会成为风湿,湿在皮下,就成了肥胖。
如果湿邪和别的邪气相结合,就会形成一些短时间内很难治愈的病症,这是相当严重的。
四:艾灸健脾除湿、温经散寒
1、大椎、肾俞(主灸穴)
阳了出现的发烧、怕冷、浑身酸痛都可以灸,一般两天都可以过来劲

3、神阙、关元
增强元气,快速恢复

艾灸的同时,食疗也是很好的恢复方式,食疗,主要是熬粥或煲汤时,放点薏米仁、芡实、黄芪、茯苓、山药、陈皮、扁豆等药食同源的食材。不要一次太多,也无须全放,重在灵活的日常维持。
最后,艾灸温阳驱寒通络、芳香精油化浊祛湿,疫情这几年非常值得推崇。正值三九天,希望大家借天时,调理身体,养好身体,在疫情没有完全结束前,保持身体最佳的状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