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艾满堂艾灸加盟,艾灸培训官方网站!

关于艾满堂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网站地图

艾灸加盟

艾满堂学员

联系人:王老师
电话:400-8782-417
24小时热线:13373932999
微信号:13373932999
全国运营中心地址:中国 郑州 百花路19号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艾满堂动态 > 艾灸资讯冬病夏治三伏灸免费开课喽!

艾满堂(中国)艾灸是融中医文化与传统文化为一体的品牌连锁机构,是目前国内最专业最系统的艾灸加盟培训领导品牌,同时也欢迎中医从业及爱好者加入我们,一道发扬中医艾灸国粹。

 

夏天到了,艾满堂古法艾灸公益行,特意开设了一个《冬病夏治三伏灸》践行公益本次培训班只收取100元报名费,纯属公益课程!来参加本次公益班的中医爱好者请提前报名。所有本次学习班的学员,均可免费专家出调理方案调理身体,调理全免费!

报名电话:0371-56783137  400 8782 417  

 

地点:中国 郑州

时间:2016年5月28号---29号,共两天时间

 

备注:本次课程学员食宿自理,本次培训班不接受“空降”,上午9点开课,不要迟到哦!请各位中医爱好者提前报名,请勿迟到。

报名电话:0371-56783137  400 8782 417  

 

 

 

三伏时间怎么算?

 

三伏天为农历节气夏至以后第三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,第四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,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第一天。

   何谓庚日

庚为天干之一,天干为十个:甲,乙,丙,丁,午,己,庚,辛,壬,癸,所以每隔十天就出现一个庚日,一年的天数不是整数,还有闰年,所以今年的某一天为庚日,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,庚日不确定,那么每年入伏的日期也不尽相同。

   三伏时间一样长吗?

初伏,末伏都是十天,中伏不固定,夏至到立秋之间有四个庚日时,中伏为十天,有五个庚日时,中伏为二十天。

为何称三伏?

伏,潜藏之意,伏有四层意思,一,地面阳气最旺,阴气潜藏于地下。二,有避暑之意。三,伏是五行学家对季节的认识,本来四季春,夏,秋,冬,木,火,土,金,水,土为长夏,木生火,而火克金。五月为夏,夏属火,火性克金,秋天就不会出来,潜藏起来,这段时间就是长夏,长夏为六月,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三伏天,长夏属土,木,火,金,水这四行要正立,要靠土来支持,一年四季要靠长夏来支撑,这是正是补充阳气的时机,心,肝,肺,肾要依赖脾土转输来的气血才能发挥其作用。

 

四,伏,指的是金气的肃降,将地面上的热,降伏进入土地内。初伏,地面虽热,不觉热气熏鼻,初伏后,地面上即觉热气熏鼻,到了中伏之日,人行地面,热气上蒸,特别浓厚,这是暑热之气开始入地的前驱。中伏过后,便是末伏,末伏在处暑(823日,农历七月十四)前后,处暑一过,地面上便觉清凉,这就是暑热之气入地已多之现象。起伏日必为庚日,庚属金与肺相应,秋天属金,主降气,天地之间的气压是往下压降的,阳气到处暑时,阳气被压入地下,落叶归根,万物得根,三伏天做好阳气的补充,到此时有阳气归根,人身就会强健。

下面是今年的三伏时间,中伏有二十天。

2016年5月5日立夏

2016年5月20日小满

2016年6月5日芒种

2016年6月9日端午    

6月21日为夏至,6月27号为夏至后第一庚日,7月7为第二庚日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6年头伏:2016-7.17--2016.7.26 ,   

7.17为第三庚日(六月十四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6年中伏:2016-7.27--2016.8.05 ,  

 7.27为第四庚日(六月二十四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6年润中伏:2016-8.06--2016.8.15 

8.06为第五庚日(七月初四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6年末伏:2016-8.16--2016.8.25,    

 8.16为第六庚日(七月十四)

{8月7日立秋,8月16为立秋后第一个庚日}

 

三伏天,我们如何做艾灸?

一,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,素体阳气虚弱的人,在这个时候利用三伏天的炎热之候,在天阳相助下,阳气最容易补充进去。夏至,至是极的意思,夏至,阳气在最高处,开始下降,三伏的起伏日为庚日,庚属金,这个时候补充的阳气都下降,在自然界是阳气下降归于地下,在人体是下降归于肾中,补充了肾阳,补充了元阳。

足上有胃经,胆经,膀胱经,这三条阳经都是下降的,此三条阳经中运行的阳气都下降归于肾,肾为下焦,下焦就不会生寒冷的疾病。

我们这个时候取的最多的穴位是背部俞穴,背部俞穴为膀胱经的穴位,膀胱经是最长的一条阳经,铺盖面积最大,它里面的阳气下降归肾,肾中阳气充足,肝,脾中的阳气才会充足,肝藏血,肝得到温度(阳气),血就不会瘀滞,脾得到温度,脾才能转化气血,营养五脏,才能运化痰湿,体内就不会有多余的垃圾(痰,湿,水,毒素,过剩的脂肪)。

 

二,三伏天也是立秋前后,秋天是金气收降,肃杀之时,下降的金气要胜过炎热的火气,阳气开始下降,应合于六腑之气,阴气刚刚开始上升。

立秋处暑,是太阴湿土主气,这个时候湿气在身体表面,没有深入体内,五脏的输穴五行属土,取肺的输穴太渊,脾的输穴太白,心的输穴神门,肝的输穴太冲,心包的输穴大陵,施灸这些穴位可以去除身体内的湿气。

六腑的合穴五行属土,施灸六腑的合穴可以祛除其中的邪气(包括湿邪),大肠经的合穴为曲池(可以调节大肠,祛除大肠中的邪气,其他仿此),胃经的合穴为足三里,小肠的合穴为小海,膀胱经的合穴为委中,三焦经的合穴为天井,胆经的合穴为阳陵泉。其原理就是秋天阳气下降,人体阳气开始归于六腑,最后藏于五脏之阴。只有三伏补充了阳气,阳气降到了肾中,冬天阴气就不会往上冲逆(咳嗽,打嗝,反胃,呕吐,头晕,胸闷,面肿),到了 冬天我们再施灸阴经的井穴(属木),少商(肺),隐白(脾),少冲(心),涌泉(肾),大敦(肝),这些穴位可以使阴气不往上冲逆。冬天同时取阴经的荥穴,鱼际(肺),大都(脾),少府(心),然谷(肾),行间(肝),这五脏的荥穴五行属火,可以再一次补充阳气,这样阳气固藏于冬,来年春天就不容易感冒咳嗽,因为身体的正气充足,不易感受外界的邪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