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艾满堂艾灸加盟,艾灸培训官方网站!

关于艾满堂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网站地图

艾灸加盟

艾满堂学员

联系人:王老师
电话:400-8782-417
24小时热线:13373932999
微信号:13373932999
全国运营中心地址:中国 郑州 百花路19号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艾满堂动态 > 艾灸资讯皮肤病根子在阳气不达,痒、疹、斑,一灸断根,告别激素药膏!

一、痒,是因为阳气不达
 
痒,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,大约90%的皮肤病都伴有瘙痒。
那么,皮肤为什么会痒呢?
《外科启玄》卷一中的“明疮疡痛痒麻木论”给出了解答:盖人之肌肤附近火灼则为疮,近火则痛,微远则痒……痛者为实,痒者为虚,非为虚寒之虚,乃火热微甚之意也。
在这里,作者拿人与火的距离阐释痛和痒的原因——痛,是因为离火近;痒,是因为离火远。“火”就是火力,我们可以延伸理解为阳气,直白地说,皮肤痒,就是因为人体火力(阳气)不足,阳气无法达于体表所致。
皮肤病患者都有体会,一般来说,晚上比白天要痒得厉害。这是因为夜晚阳气潜藏,皮肤极度缺乏阳气的支持,体内多余的湿热排不出去,瘙痒就会加剧。睡眠有利于养阳,如果能睡几个好觉,皮肤瘙痒症状就能得到有力缓解,平日里,睡眠好的人,皮肤也不易出问题。
以此类推,冬天也是如此,从外面回到家里,皮肤接触到空调吹的暖风,冷热交换,就会瘙痒,等到体温上升了,阳气升上来了,瘙痒也就慢慢消失了。
皮肤痒时,大家都会本能地抓挠,也跟阳气有关。因为在抓挠的过程中,皮肤受到刺激,气血得到宣通,阳气得以大量发于体表,致痒的湿邪毒素悉数被带出体外,痒也就暂时得到缓解了。
二、阳不足,则生湿致痒

 

《黄帝内经》曾对“阳气”“湿邪”“瘙痒”三者的关系做过总结:“汗出偏沮,使人偏枯。汗出见湿,乃生痤痱。高粱之变,足生大疔,受如持虚。劳汗当风,寒薄为皶,郁乃痤。”
怎么理解这段话呢?
汗出偏沮,使人偏枯——阳气卫外,人体卫阳主管汗孔开合,阳气不足时,气机就不能在周身通畅流动,就会“偏沮”,“沮”是湿润的意思,“偏沮”就是半身出汗、半身无汗。
汗出见湿,乃生痤痱——汗出之后,毛孔张开,湿邪极易入体,等到汗孔闭合了,湿邪滞留体内就会生热,“痤痱”(痤疮、痱子、疹子)就产生了。
高粱之变,足生大疔,受如持虚——“高粱”指代肥甘油腻的食物,“足生大疔”中的“足”不是指脚,而是容易、可以的意思,就是说这类人特别容易生疔疮。因为“鱼生火肉生痰”,肥甘油腻的食物最易生热生痰生湿,它们瘀积于体内,表现在外面就是疔疮。并且,这些人身体其实比较虚弱,就像一个空着的器皿,特别容易感受外邪。
劳汗当风,寒薄为皶,郁乃痤——“皶”指鼻尖发暗发红的疱点,就是酒渣鼻。劳作出汗,加上受风,寒气就会迫近皮肤,汗孔被堵,不能正常开合,汗、风等积郁在里面就会化热,变成酒渣鼻。郁积久了,还会出现粉刺、痤疮、疖子。
所以,皮肤总是发痒的人,先要做到第一点:切忌吃肥甘油腻的食物,它们会直接导致阳气受损,加剧瘙痒症状。
为什么艾灸瘙痒部位可以解痒呢?因为艾火是纯阳之物,它的纯阳之气可以平衡瘙痒部位的阴气,把阴邪给散掉,也就不会痒了。
所以,皮肤总是发痒的人,还要做到第二点:补阳,把阳气收纳回体内,体内阳气充足,就能通畅地达于体表。
三、艾灸:止痒补阳的“圣药”
 
上文说了,皮肤发痒,都是由于阳气不足,风寒湿邪入体作祟而成。
举个例子:荨麻疹,就是因为脾阳不足,无以运化湿邪,湿邪与肝火化风之风邪相互勾结,行入血液,发作而成。包括西医口中的其他皮肤病,如皮疹、斑疹、丘疹、带状疱疹等,也都是阳气不足,湿邪滞留,再辅以风邪、寒邪,共同流窜导致。
艾灸可以温阳除湿,散火祛风,温阳则中阳充足,散火则火邪外散,故而,皮肤病最适宜用艾灸来治疗,诸疮疹毒痒皆可灸。
这一点,《针灸大成》早就提出过:“在肌腠非熨火芮不能以达”。可见,治疗皮肤病,唯有艾灸可以直达病灶,这远非其他方法可及。
艾灸之后,阳气得到补充,就能畅达于体表,同时脏腑因阳气得到补充和恢复,功能随之加强,排毒和自愈能力加强,体内的毒素也能被迅速赶出体外进入皮肤。
中医说过,“任何疾病的发生,都先受制于内而后发于外”。只要能发出来,此病一定能痊愈。所以,体内湿邪毒素等过剩的人在艾灸之后,皮肤上会出现各种不同症状的疹子,这就是中医的排病反应。只要坚持下来,皮肤瘙痒的症状乃至疹子等就会消失。
四、皮肤痒,有湿疹,如何艾灸?
首先,卫阳主管汗孔开合,而卫阳根于肾阳,卫阳不固是因为肾阳不足。故而,针对阳气不足引发的皮肤瘙痒,请大家多灸命门、肾俞、关元、足三里等培补肾阳的穴位。
其次,针对以阳气不足为病因,引发的不同皮肤瘙痒症状当辨证施灸:
1、阳气不足——湿热内蕴
阳不足,则生湿,湿气郁久化热,就会湿热内蕴,发于肌表。
这种情况下,推荐艾灸3个穴位,即,膝关节三角区的“止痒三穴”——百虫窝、曲泉、血海。
百虫窝:经外奇穴,此处艾灸,可刺激泻热,减轻瘙痒;

 

血海:属足太阴脾经,灸之,健脾利湿,清泻血热; 

 

曲泉:肝经穴位,灸之可以清利肝经湿热。

 

在这里,血海和曲泉是一对“对穴”,血海清泻血热,曲泉清泻肝火。两个穴位搭配使用,再加上百虫窝,祛除湿热效果非常强大。
2、阳气不足——血虚风燥
气能摄血,阳气不足,气对血液的固摄能力就会减弱,血液不足,阴津亏损,就会生风,致使皮肤干燥发痒。
这里推荐一组黄金穴位——合谷、曲池、血海。
合谷:大肠经原穴,属阳主表,具有宣泄气中之热、升清降浊、疏风散表、宣通气血之功;
 
曲池:大肠经的合穴,大肠经多气多血,具有活血和通调大肠腑气的作用,“肺与大肠相表里”,“肺主皮毛”,大肠腑气一通,则肺气足;

 

血海:活血理脾,脾土生肺金,脾旺则肺气足,而且“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”。
在这里,曲池和血海是一对“对穴”,曲池清肺走表,血海调血走里,二穴相合,一表一里,表里双清,调气和血,祛风止痒之功立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