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满堂学员

电话:400-8782-417
24小时热线:13373932999
微信号:13373932999
全国运营中心地址:中国 郑州 百花路19号
当前位置:首页 > 艾满堂动态 > 艾灸百科“春捂”捂的到底是哪里?捂好3个部位疾病绕道
春天,人们对温暖无限向往,但“乍暖还寒时”气温忽高忽低,刚脱掉秋裤,发现降温了;重新穿上冬衣,却发现一整天阳光普照。
昼夜温差大,常常让人猝不及防,一不留神就容易发生感冒、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。
俗话说“春捂秋冻,老来无病”,适当的“捂”可以抵御冷风通过毛孔侵入人体。
春捂到底是捂哪儿?
春捂重要的是要“捂”对地方,身体这3个寒气入口务必守住。
1、捂腹
肚脐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,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,血管丰富。肚脐受凉后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,出现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。
2、捂背
背为督脉之海,也是阳脉之海,是一身阳气汇集的地方,背部保暖可预防疾病,减少感冒几率;后背如果受寒,容易阳气不足,有碍升发。
3、捂脚
我国唐代药王孙思邈主张“下厚上薄”。因为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,容易遭到风寒侵袭。
因此,裤子、袜子、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、暖和点,不要换得太快,脱得太早。
如今很多年轻人,喜欢穿鞋露脚踝,过早穿上短裙、破洞牛仔裤、换上小船鞋,甚至露出小蛮腰,这会使患关节炎或多种妇科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。
特别提示
是否春捂,须根据天气而定。
一般来说,春季昼夜温差较大,早晚较冷时,要适当“捂”。
中午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上时可适当减衣;出现“倒春寒”时,要恪守“春捂”之道;“暖春”到来,即连续几天日高气温都在20摄氏度以上时,就不能“捂”了。
如果两种极端天气交错出现,穿衣、脱衣就该勤一点。
“倒春寒”要防四类病
春天,人体“冬眠”的皮肤细胞渐渐活跃,毛孔张开。一不小心就可能遭到疾病的“偷袭”。以下4类疾病尤其该警惕:
呼吸内科:
感冒、哮喘
冷空气刺激后,会导致气道免疫力下降,功能受损,继而令气道反应性增高,引起咳嗽、胸闷甚至哮喘、呼吸困难等。
因此气温骤降时,有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,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。每个人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不一样,有家族史、体质敏感的人会严重一些。
体质弱的人寒冷天气要减少出门,出门时可以戴口罩,增加衣服,重视头部、胸背和足部保暖,以免着凉。
消化内科:
胃病发作
低温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,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,从而引发急性胃痉挛、胃溃疡、胃肠炎等。
及时增减衣服,防止腹部受凉。在饮食上要注意暖胃养胃,多喝热水,少吃冷食,按时吃饭。运动要适量,不宜大量运动出汗太多。
心内科:
心脏受伤
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,出现急性心肌缺血,诱发心绞痛,甚至心肌梗死。
另外,呼吸道感染多发易诱发肺炎,这也会造成心脏负荷过重,成为心梗的重要诱因。
老人要注意保暖,合理用药控制血压。如果有胸闷、隐痛或心慌等情况,即使发作时间很短,也要格外重视。
神经内科:
警惕脑梗
春季是脑梗高发季节,特别是许多老人是晚上上厕所或早上一起来就发生中风了。
这段时间昼夜温差大,低气压、高湿度,都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,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,使得血压骤然上升。
一旦发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、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、说话不清楚、眩晕伴呕吐等症状,必须高度警惕,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。
中风急救分秒必争做到三早:早识别、早求救、早溶栓。
艾满堂艾灸全国咨询电话:400-8782-417
上一篇:10个女人,9个气血亏虚,4大“补血穴”按一按,
下一篇:气不足,按按手上补气穴
热点资讯
- 2021-10-15肚脐下冷是宫寒,肩上冷是什么你知道吗?
- 2021-10-14九九重阳节,八大要点呵护您家人的健康!
- 2021-10-14它是天然防栓补肾药!比阿司匹林、六味地黄丸
- 2021-10-11秋高气爽为何频繁感冒?艾灸润肺防“秋燥”
- 2021-10-08白露不露身,不露脚!寒露后最应艾灸这里!需
- 2021-10-07入秋后,遇它别手软,多吃眼睛明亮,抵抗力更
- 2021-10-07嘴唇干裂,不是因为缺水,病根在这里!艾灸既
- 2021-09-30国庆养生不能忘,出游准备要做足,最全攻略请
- 2021-09-30为什么女人艾灸背部,远比艾灸腹部重要?后悔
- 2021-09-28好容颜=五分天注定+五分好方法!灸通这2样,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