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艾满堂艾灸加盟,艾灸培训官方网站!

关于艾满堂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网站地图

艾灸加盟

艾满堂学员

联系人:王老师
电话:400-8782-417
24小时热线:13373932999
微信号:13373932999
全国运营中心地址:中国 郑州 百花路19号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艾满堂动态 > 艾灸百科白露之后多秋燥,咽喉肿痛快艾灸!

白露之后就是典型的秋天气候了,不少人出现嗓子疼痛、上火的现象,还以为是感冒了,而实际上却是秋燥在作怪,因为秋季是寒热交替的季节,经过了酷暑之后,人体会因长时间的暑气耗气伤津,肌体容易阴阳失调。

 

同时,秋季气候干燥、凉爽,加上体内水分不足,人体易患秋躁症,咽喉肿痛就是其一种表现,最近就有很多灸友反馈咽喉肿痛,本文我们就来聊聊咽炎以及秋燥的调理方法吧。

 

一、咽喉肿痛,快用艾灸!

 

中医称咽炎为虚火喉痹,急性期咽部充血明显,表现为发热,咽痛,吞咽困难。延误治疗可转为慢性咽炎,并易复发、难断根,表现为咽部干燥、隐痛、干咳、异物感觉。所以,各位若是有咽炎了,切勿掉以轻心!

 

值得庆幸的是,喉咙肿痛用艾灸调理效果还不错。在这里面,艾灸起作用的部分包括艾热和艾烟,普通情况下艾烟作用只占小部分,而在调理咽炎时,艾烟作用的却不可忽视,艾烟中的艾叶精油物质可进入咽炎部位进行消炎杀菌。所以,咽炎艾灸需用纯度高的艾条!

 

 

咽炎、喉咙肿痛、艾灸取穴:

 

1、大椎:大椎为诸阳之会,具有统率全身阳经的作用,既然是老大,必然有其调和阳气的作用,可补可泄,灸它很是适合。

 

2、颈夹脊:就近取穴,包围病灶部位以充分刺激阿是穴,这也是艾灸的一个潜规则了。颈夹脊穴位于颈部督脉经的两侧,后正中线旁开0.5寸。

 

3、天突:前几天我们有一篇文章叫做《天突——人体气机出入的通道,呼吸道疾病首选穴位!》,其中就提到天突主治咳嗽、咽喉肿痛、哮喘。

 

 

艾灸方法:大椎和颈夹脊,可用艾灸盒灸,天突最好的艾灸方式是,躺下,手持艾条熏灸天突和脖子这一块,时间大约在20分钟左右。轻的大约治疗一周左右的时间,可以看到效果。

 

 

二、艾灸也可去秋燥?

 

有灸友就说,艾灸是温热的,不适合用来调理秋燥。难道艾灸就一定会肺燥吗?确实,这个季节艾灸,可能会上火,因为我们这个阶段的汗毛孔逐渐闭合了,身体排湿的功能也在减退,有些人艾灸是可能会产生肺燥。

 

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?难道秋天我们就不生病了吗?不是的,这个季节由于气候逐渐转凉,我们的身体还不太适应,有些老病就会复发。为了控制秋燥,所以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,我们在艾灸的时候,一是应该买一大瓶秋梨膏,边做艾灸,边清肺燥。

 

艾灸脾经、肺经和大肠经的对应穴位,可以取到固摄津液,润肤抗衰,补气养血,濡养脏腑百节的作用,也能够在不伤害皮肤的情况下快速止燥止痒。普通干燥可以这样艾灸:

 

  • 走脾经,可补血、活血、调理津液代谢的三阴交、血海和阴陵泉;

     

  • 走大肠经,可同时改善口干舌燥、胃火旺盛的曲池和合谷;

     

  • 走肺经,可缓解上呼吸道干燥的鱼际和尺泽。

     

 

 

 

祛秋燥艾灸穴位

 

 

1、尺泽:微屈肘,肘部横纹偏外侧上,肱二头肌腱的桡侧缘。

2、曲池:手肘关节外侧骨边,手肘弯曲成90度,在手肘横纹的外侧尖端上,靠近骨头边缘。

 

3、合谷:位于手背虎口部位,第二掌骨中点,向食指骨侧按压酸胀处。

 

4、血海:内踝尖直上三寸,股骨后缘。

 

 

5、三阴交:位于脚踝内侧上3寸,在胫骨后凹陷处。

 

常灸这些穴位,可预防皮肤干燥瘙痒的发生。

 

 

三、药补不如食补!

 

白露之后为典型的秋季气候,秋季气候以干燥为主要特点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秋燥”。燥邪伤人,容易耗人津液,而出现口干、唇干、鼻干、咽干及大便干结、皮肤干裂等症状。

 

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,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,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、滋阴益气的中药,如人参、沙参、西洋参、百合、杏仁、川贝等,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。对普通大众来说,简单实用的药膳、食疗似乎更容易接受。

 

要牢记“药补不如食补”的道理,而此时的食补首推“粥补”,即早晨喝碗粥,既能治秋凉,又能防秋燥,如银耳粥、莲米粥、芝麻粥、红枣粥、红薯粥、玉米粥等。此时的梨、苹果、葡萄、橘、柚、柿子、龙眼等水果也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,食之可起到良好的食疗作用。

 

不过,患有过敏性鼻炎、过敏性哮喘、支气管病、过敏性皮肤病的人,在饮食上就要慎重调节,有些病人要慎食部分海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