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满堂学员
![](/templets/default/images/telneiy.png)
电话:400-8782-417
24小时热线:13373932999
微信号:13373932999
全国运营中心地址:中国 郑州 百花路19号
当前位置:首页 > 艾满堂动态 > 艾灸百科秋分至,以平为期,艾灸这里最是关键~
秋分时节凉风习习,碧空万里,蟹肥菊黄,丹桂飘香,正是一个美好宜人的时节。难怪大师林语堂也发出:“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,是初秋,那时暄气初消,月正圆,蟹正肥,桂花皎洁,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,这是最值得赏乐”的感叹。
秋分,系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。此时,太阳到达黄经180°(秋分点),直射赤道,全球各地昼夜等长。《春秋繁露》载,“秋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”世间之事,大抵如此,一阴一阳,两相生伴。秋分,一切刚刚好
秋分三候
秋分解秋
秋分养生
秋季养生,应以“收”为主。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、活动量不大的项目。还可适当进行一些耐寒锻炼和有氧运动,比如:登山、步行、打太极拳、骑自行车、跳舞等。
适当的冷水锻炼对预防伤风感冒、流鼻涕、支气管炎也有一定效果。因此,平时可用冷水洗脸、浴鼻,身体健壮的人还可洗冷水浴等。
秋分艾灸
秋分不养肾,冬天要遭罪!
今天教给大家一个由几个穴位组成的黄金补肾倒三角,是人体补元气、促进循环、男女老少都适合的一个位置,秋分节气里,不妨常灸这里,可防治很多秋冬常见疾病。
▲ 黄金补肾倒三角
莫悲秋
大凡世间美物,多生于春、盛于夏、成于秋。秋天不代表“衰败”,而是“成熟”,是“收获”,是“收敛”~~
精神调养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,保持神志安宁,避肃杀之气,收敛神气,适应秋天平容之气。
一者少言语,养内气;
二者戒色欲,养精气;
三者薄滋味,养血气;
四者咽津液,养脏气;
五者莫嗔怒,养肝气;
六者美饮食,养胃气;
等风来!等你来!等爱来!
愿秋好!愿你好!愿爱好!
2019年秋分节气灸时间表:9月21日-25日
《春秋繁录》中记载:秋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秋分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,昼夜时间的长短再次相等。
要想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,首先要防止外界邪气的侵袭。秋季天气干燥,主要外邪为燥邪。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,故多见于温燥;秋分之后,阵阵秋风袭来,使气温逐渐下降,寒凉渐重,所以多出现凉燥。
同时,秋燥温与凉的变化,还与每个人的体质和机体反应有关。要防止凉燥,就得坚持锻炼身体,增强体质,提高抗病能力。
![](/d/file/uploads/allimg/190923/1130506333-7.jpg)
灸法:艾灸10—15分钟。热者可用雀啄手法引火下行。
![](/d/file/uploads/allimg/190923/1130504X6-8.jpg)
调整作息,缓解秋乏
![](/d/file/uploads/allimg/190923/113050G60-9.jpg)
起居宜早睡早起。遵守“阴阳平衡”的原则关键就是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,早睡顺应阴精的收藏,以养“收”气;早起则顺应阳气的舒长,使肺气得以舒展,这样能使我们尽快适应季节变化、保持充沛精力,避免出现疲惫、困乏的现象。
![](/d/file/uploads/allimg/190923/1130504X6-8.jpg)
“秋冻”,宜适度
![](/d/file/uploads/allimg/190923/113050G60-9.jpg)
秋分以后,气候慢慢转凉。俗话说“白露秋分夜,一夜冷一夜”,下一场秋雨,温度就降好几度。虽然老话提倡“春捂秋冻”,同样也要注意风寒入体引发感冒,尤其是老人和小孩,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,为了避免风寒,适时添加衣服还是很有必要的。
秋季早晚温差大,应根据天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情况,及时增减衣物,预防风寒。但也不必过早“多穿衣”,应注意耐寒锻炼,也就是常说的“秋冻”(阳虚体寒者就不要追求秋冻了,保暖最重要)
秋冬锻炼时,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,应等到身体发热后,才可脱下。锻炼后,切忌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,以防身体着凉。
防寒入体,也要注意胃部保暖,秋冬季节肠胃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,要注意忌口,不吃过冷、过烫、过硬、过辣、过黏的食物,戒烟戒酒,忌暴饮暴食。
![](/d/file/uploads/allimg/190923/1130504X6-8.jpg)
饮食温润,宜食辛酸
![](/d/file/uploads/allimg/190923/113050G60-9.jpg)
![](/d/file/uploads/allimg/190923/1130504X6-8.jpg)
进补有度,切勿过量
![](/d/file/uploads/allimg/190923/113050G60-9.jpg)
根据中医“春夏养阳、秋冬养阴”的原则,现在已经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,但秋季进补也不可乱补,进补应分清虚实,虚病又有阴虚、阳虚、气虚、血虚之分,但秋分时节进补,不可太过,要适量。只有对症进补才能补益身体。一些人盲目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,就越能补益身体,但事实上,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。一者少言语,养内气;
关注微信公众号:艾满堂古法艾灸,了解更多中医和养生以及艾灸调理技术,传播艾灸正能量,欢迎中医从业及爱好者加入我们,让朋友和家人更好接触绿色灸疗。
-
联系电话:400-878-2417
热点资讯
- 2021-10-15肚脐下冷是宫寒,肩上冷是什么你知道吗?
- 2021-10-14九九重阳节,八大要点呵护您家人的健康!
- 2021-10-14它是天然防栓补肾药!比阿司匹林、六味地黄丸
- 2021-10-11秋高气爽为何频繁感冒?艾灸润肺防“秋燥”
- 2021-10-08白露不露身,不露脚!寒露后最应艾灸这里!需
- 2021-10-07入秋后,遇它别手软,多吃眼睛明亮,抵抗力更
- 2021-10-07嘴唇干裂,不是因为缺水,病根在这里!艾灸既
- 2021-09-30国庆养生不能忘,出游准备要做足,最全攻略请
- 2021-09-30为什么女人艾灸背部,远比艾灸腹部重要?后悔
- 2021-09-28好容颜=五分天注定+五分好方法!灸通这2样,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