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艾满堂艾灸加盟,艾灸培训官方网站!

关于艾满堂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网站地图

艾灸加盟

艾满堂学员

联系人:王老师
电话:400-8782-417
24小时热线:13373932999
微信号:13373932999
全国运营中心地址:中国 郑州 百花路19号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艾满堂动态 > 艾灸百科古法艾灸给痛经女性带福利!

痛经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?

有人说,就像腹部开启洗衣机的甩干模式。

有人说,痛经是上面留着汗,下面淌着血。

痛经,不痛则已,痛起来要人命。

腹痛、胸痛、头痛、水肿、四肢无力……伴随生理变化和内分泌失调的情绪低落、易怒、暴躁。更有甚者,痛到虚脱,昏厥,进医院,得抑郁症。

艾灸,作为传统中医疗法的一种,也早被用来解救广大痛经女性。中国许多地方的民俗中,都有初生儿和产妇泡艾叶澡的传统,可以窥见,这株向阳生长的野草,有着千百年代代相传的质朴“仙用”。

那么,到底古法艾灸为什么能治疗痛经呢?

中医眼,看痛经原因

在中医看来,痛经多由肾虚、气滞、血瘀造成。

而其中,又以肾虚,即肾阳不足导致宫寒血瘀最为常见。为什么呢?因为当肾阳不足的时候,子宫容易失去温煦,受到寒气的侵袭,血寒凝固,气血运行受阻,月经便会不顺,受阻而痛。

一般来说,小腹冷痛,得热则痛减,经量稀少,颜色暗紫,伴有瘀块,同时还有四肢怕冷、疲倦无力、恶心呕吐等症状,就是肾气不足、子宫受寒的表现。而补肾阳,可从根本上给子宫温暖。

气滞为什么也会造成痛经?气滞血瘀常同时出现,所谓气滞则血瘀,就是说,气不行则血不行,气滞则无法推动血的运行,血自然就瘀堵了。郁闷、生气、低落,都会导致气堵在里面出不来,就容易血瘀。血瘀不通,不通则痛,就是痛经。

再者,受寒、贪凉也是导致痛经的常见原因。比如,有的女生发现,即使平时不痛经,如果在月经来临之前受寒,或者喝了冰水,淋了雨,那么来月经的时候,也会痛经。

对于那些平时爱吃冷饮,喜欢穿露脐装、超短裤的姑娘来说,痛经就再正常不过了。身体内外受寒,凉气渗入机体内部,时间久了,子宫由温暖变得阴冷,来月经的时候,血寒凝滞,经血不畅就会引发疼痛。

月经是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脱落,这就好比撕墙纸,本来墙纸和墙面都是干燥的,稍微用点力气,就很容易撕下来,但是如果在撕之前,泼一些凉水在墙上,或者让墙壁受潮一段时间,那么,再撕的时候,就会很费力。

温肾暖身,需纯阳之艾

既然肾阳不足容易导致宫寒血瘀,因此解决痛经问题首要是温补肾阳,而在众多温补肾阳的方法中,艾灸的温调效果最明显。

古法艾灸的原理,一是通过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达到温通经络、行气活血、驱寒除湿等效果,二是借助艾草本身能通十二经络的特性。灸法是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医疗法之一,古人曾尝试过将各种树枝、药草应用于灸法中,比如灯心草、桃枝、桑枝、麻叶,在众多施灸材料中发现,艾的治病功效最好,而这正与艾叶的叶脉细腻,能“通十二经络”有关。

所谓“通十二经络”,用现代医学的话来说是指,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,辐射能谱是红外线,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。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,最多可达10mm,并被机体吸收。

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近红外线,可通过神经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,同时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、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,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。结合中医讲的人体十二经络和三百六十五的穴位,对症进行取穴施灸,能达到调节机体气血的效果。

艾灸治疗痛经,常灸四穴

取穴:在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下3寸。

关元穴是任脉上的穴位,关是关口,元指元气。关元像人体的“阳关”,是阳气通行的关隘。对女孩子来说,关元穴就像个小房子,蓄着精血,位于下腹部,荣养子宫。艾灸关元穴能自然起到活跃肾气,补充肾阳不足,促进气血运行、温经活血、暖宫散寒、防治痛经的作用。

取穴:在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下1.5寸。

气海穴是补气的要穴,所谓“气海一穴暖全身”,对于阳气不足、生气乏源所导致的痛经,艾灸气海穴能起到温阳益气、扶正固本的作用。

取穴:在小腿前外侧,膝盖凹陷处下方约3寸(4横指),

距胫骨外侧约1横指处。

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,可健脾和胃、运化水湿,主治脾胃病和水湿为患,故有“肚腹三里留”之说。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,阳明经多气多血。艾灸足三里可补益气血,治疗气血亏虚引起的痛经。

取穴:在小腿内侧,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缘后际。

 

三阴交穴有“女人的保养大穴”之称,是脾经、肝经、肾经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之处。常灸此穴对治疗女性痛经、月经不调,预防各种妇科疾病特别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