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满堂学员

电话:400-8782-417
24小时热线:13373932999
微信号:13373932999
全国运营中心地址:中国 郑州 百花路19号
当前位置:首页 > 艾满堂动态 > 艾灸百科为什么要冬病夏治?这样的治疗方法到底有什么
一到夏天,我们经常会听到许多中医院里宣传“冬病夏治”,许多人不了解什么是冬病夏治,有的人会认为这是医院忽悠人的说辞。
其实,冬病夏治的治疗理念,从古代就有了,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关于冬病治疗的非常有用的理论。
今天,详细讲一下,什么是冬病夏治?这样的治疗方法到底有什么益处?
讲之前,先了解一下,“冬病夏治”这种治疗理念的起源。
中医古典医籍里说“上医不治已病,治未病”。
这里的“未病”就是指“未病先防”与“既病防变”。
“未病先防”就是指疾病的预防,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,通过对身体的保健调理,增强正气,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,以达到“正气内存,邪不可干”,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。
“既病防变”是对于已经发生的疾病,要根据疾病的变化规律,在疾病尚未累及更多脏腑经络之前,积极采取措施,控制疾病,防止疾病的转变,保护好未累及的脏腑。
正是由于这种理论思想的指导,在中医里,特别重视疾病的预防,并由此发明了很多的方法。
目前比较普遍应用的就是当下我们经常听到的“冬病夏治”。
何谓“冬病”?
自然界存在着许多致病因子,古人将之概括为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,成为“六淫”。其中寒邪引发的疾病,发病时间主要以冬季为主。
“冬病”就是指那些好发于冬季,或者在冬季易加重的病变,以及在夏季表现出冬天之寒证者,也包括本身体质偏寒者,如: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,风湿,骨病,类风湿关节病等。
除了这些疾病,那些在夏季怕风畏冷,不喜空调,风扇,喜温烫食物,欲穿衣袖衣衫等也可以看作是冬病的一种;
在冬天特别容易感冒,平时是手脚发冷,容易生冻疮的,也属于冬病;
经常腰酸背痛,颈肩疼痛,关节疼痛,特别是痛处不红不热,每当天气阴冷,感受寒凉加重,喜厚衣被的,也是冬病;
还有胃部疾病,经常胃痛,喜欢喝热饮,妇女经常痛经的,这些表现也属于“冬病”的范畴。
中医认为,疾病的形成,外因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,更重要的是人的体质状态,遭受寒邪侵犯,往往是由于人体的机体阳气不足,才导致寒邪入侵,如果寒邪久积不散,则更加伤害阳气,导致内寒。
意思就是,寒邪入侵身体后,本来是外寒,如果身体本身的阳气不足,加之没有及时治疗,寒邪常年累月存积于身体内,就会慢慢伤害自身的阳气,时间久了,就会造成内寒。
从而伤及我们的五脏六腑,就会出现各种病痛,关节疼痛、胃痛、腰背疼痛、怕冷、怕寒等情况。
体内寒气重了,要怎么祛除呢?
当然是增加身体的阳气啊,激发身体阳气,从而使阳气能够抵御寒邪,促使寒邪排出去。
正是基于这种想法,古人才有了“冬病夏治”这样的思路。
这也是下面要讲的:为什么要在夏治呢?
《内经》认为:阳气者,若天与日,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,强调了“阳气”对于人体健康长寿的重要性。
中医里核心的理论就是——天人合一,什么意思呢?
人体阴阳气血的盛衰,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关系,两者是相互影响的。
人体的阳气,与自然界的阳气,生于春,旺于夏,收于秋,而藏于冬。
对于“阳气”病症,《内经》讲到,春夏养阳。即春夏季节,顺应天人相应之养生大道,借天之阳而补人体之阳。
顺应天时,在夏天,阳气很旺盛的时候,借助自然界的阳气,补养身体的阳气。这就是“夏治”的核心精髓了。
夏季,自然界阳气旺,人体的阳气也在此时达到高峰。此时人体皮肤的腠理疏松,阳盛于外而虚于内,在此时借助自然界旺盛的阳气,养其内虚之阳,以助人体阳气的生长,在治疗疾病上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为什么冬病夏治,都要选在三伏天,夏天很热的时候进行呢?
因为三伏天,是一年之中,气温高、阳气旺的时候。
夏至:6月21日;小暑:7月7日;初伏:7月19日;中伏:7月29日;末伏:8月8日;立秋:8月7日;处暑:8月23日。
这段时间,也是冬病夏治好的治疗时间。
了解了冬病夏治之后,许多朋友会问,那冬病夏治都有哪些方法?
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,冬病夏治主要包括3个方面:内服汤剂,外治疗法,膳食调理。
1、中药汤剂
内服汤剂的治疗思路,主要是通过内服温补药物以扶助正气。
中医大夫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,来进行选方用药调理,常见的有采用补肺固表、健脾化痰、益肾纳气等疗法。
2、外治疗法
冬病夏治外治疗法主要包括:针灸、外用膏贴、艾灸等这些中医外用的方法。
通过刺激相关穴位,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,从而扶正祛邪,预防疾病,未病先防,减少冬天发病次数,降低发病程度,达到标本兼治,促进疾病痊愈的目的。
外用膏贴穴位贴敷,是目前冬病夏治中实用性较强的一种方法,也是应用多的一种方法,是通过中草药或者中成药敷贴在人体体表相应穴位上,舒筋活络,调节气血代谢,以治疗疾病。
由于经络有“内属脏腑、外络肢节、沟通表里、贯串上下”的作用,膏药穴位贴敷法不但可以治疗局部病变,并且也能达到治疗全身性疾病的目的。
使用时可根据“上病下取、下病上取、中病旁取”的原则,按照经络循行走向选择穴位,然后敷药,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。
在三伏,一年中炎热的时候,人体皮肤温度、湿度大,皮肤松弛,毛孔为开放,此时选取特定的穴位进行贴敷,所贴药物更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,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,发挥药物的“归经”作用。
这种方法操作简单,易懂易学,且疗效明显,快捷,治疗适应症非常广泛。
3、膳食调理
中医学将食物分为寒热温凉平等性质,针对个体素质的不同应选择多吃或少吃某些食品,使阴阳相调和,特别是患有寒热性特征明显的疾病,更应注意食物的寒温性,适当忌口或选食,有利于身体的康复。
温性食物:鲤鱼、鸡肉、芋头、南瓜、辣椒、生姜、大蒜、糯米、韭菜、橘子、柿子、李子、石榴等。
热性助火的食物:羊肉、狗肉、胡椒、荔枝、菠萝等。
寒性食物:鸭肉、海带、田螺、竹笋、白菜、茄子、苦瓜、冬瓜、丝瓜、萝卜、绿豆、香蕉等。
凉性食物:黑豆、梨子、黄瓜、芥菜、柚子等。
一般而言,体质虚寒者不宜多进食寒凉食物,体质燥热者不宜多吃温热之品。
关于冬病夏治的相关内容,到这里就讲完了,如果大家有上述的“冬病”,不妨采用“冬病夏治”的方法尝试看看,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!
欢迎加入“艾满堂品牌连锁”每月课程,报名学习艾满堂艾灸四大技术体系、三大商业模式,从业开店、项目嫁接、品牌加盟、产品开发等。
关注微信“aimantang99”.了解更多中医和养生以及艾灸调理技术,传播艾灸正能量,欢迎中医从业及爱好者加入我们,让朋友和家人更好接触绿色灸疗。
联系电话:400-878-2417
上一篇: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?这5个好处,赛过喝参汤!
下一篇:人体各穴道的用途!
热点资讯
- 2021-10-15肚脐下冷是宫寒,肩上冷是什么你知道吗?
- 2021-10-14九九重阳节,八大要点呵护您家人的健康!
- 2021-10-14它是天然防栓补肾药!比阿司匹林、六味地黄丸
- 2021-10-11秋高气爽为何频繁感冒?艾灸润肺防“秋燥”
- 2021-10-08白露不露身,不露脚!寒露后最应艾灸这里!需
- 2021-10-07入秋后,遇它别手软,多吃眼睛明亮,抵抗力更
- 2021-10-07嘴唇干裂,不是因为缺水,病根在这里!艾灸既
- 2021-09-30国庆养生不能忘,出游准备要做足,最全攻略请
- 2021-09-30为什么女人艾灸背部,远比艾灸腹部重要?后悔
- 2021-09-28好容颜=五分天注定+五分好方法!灸通这2样,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