痰湿,一种病症名,指人的体质的一种症状。亦称为迟冷质,多由饮食不当或疾病困扰而导致。
这里的“痰”并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,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,是病理性的产物;
“湿”分为内湿和外湿。
外湿指空气潮湿、环境潮湿,如淋雨、居处潮湿等,外在湿气会侵犯人体而致病;
内湿是指消化系统运作失宜,对水在体内的流动失控以致津液停聚,或因饮食水分过多,或因饮酒、乳酪、生冷饮料,而使体内津液聚停而形成内湿。
此种体质者多伴有脾胃功能失调、内分泌失调等。
痰湿体质的特点
1.体形面色:体形肥胖,腹部肥满而松软,四肢浮肿,按之凹陷,性格比较温和,面部皮肤油脂较多,面色淡黄而暗,眼泡微浮,容易困倦,面少血色,白中常发青,且少光泽。
2. 舌头:舌体胖大,苔滑腻,舌苔白腻或甜,舌边常有齿印成排 。
3. 口手和脚:口中粘腻,口唇色淡,很少感觉口渴,不想喝水,容易出汗,汗出后皮肤多凉,头身重困,关节疼痛重着、肌肤麻木,易出现耳鸣,年过60 岁者中耳聋者多见 。
4. 感觉及睡眠:人体好倦缩,手足冰凉,胸闷,痰多,容易困倦,有关节酸痛、肌肤麻木、肠胃不适 。
5. 脉象:脉濡而滑
6. 喜好:懒动、嗜睡、身重如裹,喜食肥甘甜黏,夏天好过,冬天难熬 。
7. 大小便:大便次数多,不成形,尤其是早晨大便急,一泻为快,一夜三四次小便,且尿量多而色清如水。
中医方面认为,人体之中由于正气不足,这就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,一些湿邪就会入侵我们的身体,导致生病。所以说,想要令身体恢复健康,那么就需要去除体内的湿气。
祛痰祛湿灸哪些穴位?
中医认为,艾灸具有很好的补阳祛湿的作用,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、治病手段,在正确的穴位之中进行艾灸,不仅能够有效的去除身体之中的湿邪,同时还具有预防各种各样疾病的功效。
具体的艾灸穴位如下:
-
脾俞穴
脾俞穴位置:脾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,为脾之背俞穴。它位于我们的后背,第11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,便是此穴。
作用:脾俞穴是脾脏散热除湿之要穴,脾脏的湿热之气,借由此处向膀胱经疏散,具有和胃健脾、升清利湿之作用。
2.胃俞穴
胃俞穴位置:胃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,为胃之背俞穴。它位于我们的后背,第12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处,便是此穴。
作用:胃俞穴具有化湿气、消滞、理气、和胃之功用。它是胃气的保健穴,可增强人体后天之本。可用于治疗主治脾胃虚弱、多食善饥、身体消瘦、腹胀肠鸣、胃痛呕吐等症。
3.关元穴
关元穴这个穴位在我们的肚脐下面大约三寸的位置,是一种具有很好养生以及强健身体功效的穴位。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,能够有效的调理气血,并且对于补肾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。
4.中脘穴
位置:这个穴位在肚脐上面大约四寸左右的位置。
作用:在这个穴位进行艾灸,能够有效的缓解胃部所出现的各种疾病以及症状,例如腹泻、拉肚子以及胃溃疡等等。
5.丰隆穴
位置:这个穴的位置在小腿前外侧,也就是在外脚踝尖部上面大约八寸的位置。
作用: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祛湿的穴位,能够有效的起到健脾化湿的作用,对于身体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。
6.解溪穴
位置:这个穴位就在系鞋带的位置,抬起脚在脚横纹中间的凹陷位置。
作用: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,进行艾灸之后能够有效的解决下半身水肿的问题,最好能够每天进行艾灸十五分钟左右。
7.足三里穴
这个位置在外膝眼下面三寸,也就是在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。
8.合谷穴
中医认为,这个穴位是大肠经的一个总开关,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。如果脸部的皮肤出现了红血丝,那么可以在合谷穴进行艾灸,能够起到非常好的缓解作用。
合谷穴具有很好的升清降浊以及疏通气血的作用。
但是,如果是一些体质比较差或者是怀有身孕的女性,那么在进行这个穴位艾灸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,最好能够禁止使用。
通过上文的介绍之后,相信大家对于祛痰祛湿灸哪个穴位都具有一定的了解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一定要做好保健身体的工作,并且密切注意身体的变化,避免病邪、湿邪进入我们的身体,引发湿症以及各种疾病。
通常情况下,我们所说的湿症分为两种,一种是内湿,另一种则是外湿。
除了上面使用艾灸的方法令身体恢复健康之外,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,饮食宜清淡,不要吃甜食,少吃酸食,千万不能够过度的服用烟酒或者是食用一些生冷寒凉的食物,这对于脾胃功能、消化能力以及身体健康情况等等都具有非常不好的影响。
另外,还应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,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身体素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