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艾满堂艾灸加盟,艾灸培训官方网站!

关于艾满堂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网站地图

艾灸加盟

艾满堂学员

联系人:王老师
电话:400-8782-417
24小时热线:13373932999
微信号:13373932999
全国运营中心地址:中国 郑州 百花路19号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艾满堂动态 > 艾灸百科三伏灸,你该开始了!之前还没开灸的,今天就


“头伏萝卜二伏菜,三伏还能种荞麦”。

小时候听老人说,农家有头伏种萝卜,二伏种白菜,三伏种荞麦的说法。其实就是说农作物的培育要根据农时的变化而不断更换品种,这一点还不能含糊,否则就会影响整一年的收成呢。

农家耕种讲究农时,而我们养生讲究天时,这其实是同样的道理。养生之道不讲征服自然,而是顺应天时。当我们的生活规律与自然规律相符,实现“天人合一”的时候,我们的身体也会变得更加年轻盈有活力。

伏前灸,你该开始了

7月17日是2018年的初伏,一般来说,初伏前一段时间,是伏前“解毒”的好日子。如果能在伏前这段时间就进入状态,可以给三伏灸打下良好基础!

说起三伏灸,很多人都知道是在初伏、中伏、末伏这几个阶段进行艾灸调理有特殊效果。但有的人艾灸一两次后,却觉得毫无作用。

其实,三伏灸是一个系统养生法。一般来说,坚持在初伏、中伏、末伏这三个阶段行灸,是最基础的;若要加强效果,须在伏前和伏后进行加强灸,伏前开穴,伏后固本。在三伏天持续做艾灸调理和贴敷艾满堂家庭版三伏贴。

 

就拿哮喘来说,中医认为哮喘主要与肺、脾、肾相关,初伏时选穴重在从肺论治,中伏所选穴位重在从脾论治,末伏所选穴位重在从肾论治,只有肺、脾、肾三脏同调,才能共收止哮平喘之效。

由此看来,如果只是灸疗一两次,缺乏系统行灸,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。另外,行灸调理期间不忌口也会影响灸疗效果。

 

三伏天 VS 三伏灸

 

三伏天“灸疗”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法,它是依据中医学“天人相应”、“冬病夏治”、“春夏养阳”等理论,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,人体内阳气最盛的时机,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艾灸,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,令阳气渗入穴位经络,再通过经络的气血直达病处,标本兼治。

艾灸有温经通络、升阳举陷、行气活血、祛寒逐湿等作用,在“三伏天”施灸就是借天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。

 

三伏灸的作用

 

1、冬病夏治

 

冬病夏治源于《黄帝内经》提出的“春夏养阳、秋冬养阴”。

 

三伏天是夏季最热的时候,根据《内经》所述,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,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,生于春,旺于夏,收于秋,而藏于冬。

 

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,尤其是“三伏天”,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,毛孔张开,有利于药物吸收。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疾病,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、鼓舞阳气,驱散体内寒气,调整阴阳,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彻底根治疾病的效果。

 

2、排寒湿效果最佳

 

寒是万病之根,湿是万病之母,风是万病之首,火是万病之华。

 

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行灸,以艾火的纯阳,结合三伏天时双重阳气,作用于人体腧穴,具有一灸顶三灸的效果。

 

“未病先防”,三伏灸通过疏通经络,补阳驱寒、温养五脏,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,达到养生保健的作用。

 

2018年三伏天具体时间

 伏前10天:2018年7月7日-7月17日

初伏 10 天:2018年7月17日~7月26日

中伏 20 天:2018年7月27日~8月15日

末伏 10 天:2018年8月16日~8月25日

伏后加强灸:2018年8月26日~9月4日

 

保健穴位 

 

足三里(补气血、健脾胃)

关元穴(补肾壮阳、温通经络、理气和血、补虚益损,补一身之元气)

神阙穴(温通元阳、复苏固脱、调和脾胃、益气养血)

中脘穴(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)

命门穴(升阳气补肾虚)

出于保健目的,以上穴位可根据自身需要任选1-2个进行三伏灸。

 

妇科病取穴

经期怕凉、痛经,总感觉小腹凉凉,宫寒不孕,伴有性冷淡、月经错后、稀发,经量少,经色暗,腰部冷痛。

取穴:关元、肾俞、三阴交、血海

作用:温补肾阳,温宫散寒。

 

 

慢性咳嗽

痰多清稀,面色白,舌淡苔白腻,或滑腻苔,或伴有打喷嚏、流清鼻涕,遇冷则咳嗽哮喘加重,怕冷。

主穴:肺俞穴(根据个人症状配定喘、中府、肾俞等)

作用:温肺止咳,化痰平喘。

 

腹泻

脾胃虚弱,经常便溏者,或贪凉太过或饮食不洁,导致寒湿或湿热内生,诱发急性胃肠炎、细菌性痢疾、消化不良等。

取穴:足三里、天枢、神阙、中脘

作用:温补脾肾,散寒止泻。

 

美容养颜

改善眼袋、黑眼圈、眼睑下垂、皱纹松弛、色斑、皮肤萎黄等问题。

取穴:气海、关元、三阴交、足三里、神阙、中脘。

作用:补足气血、加速血液循环、陪补阳气,以达到延缓衰老、青春永驻的目的。

 

空调病 

长期呆在空调房,室内外温差大,易引发肩颈椎病。颈部正中属督脉。太阳经主“一身之表”,寒邪入体太阳最先受之。而督脉则主“一身之阳”。

取穴:大椎穴

作用:温阳利湿。

骨关节病

夏季是治疗各种骨关节病的良好时机,效果显著,不要错过。

取穴:阿是穴、大椎穴、命门、肾俞

作用:培养固本、温肾壮骨、活血化瘀

 

皮肤问题 

夏季是皮肤病成为高发疾病。对于内有湿浊,外受风寒引起的舌苔白腻、怕冷,甚至便溏型荨麻疹、湿疹等瘙痒性皮肤病可采用艾灸来治疗。

取穴:曲池、合谷、血海、委中

作用:疏风止痒,温阳利湿。

 

暑湿症

中医所说的暑湿证,一般不会出现高热,仅有低热,常伴有头痛、身体酸懒、倦怠乏力等症状,出汗而热不退,口干却不想喝水,有些还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等症状。

取穴:足三里、阴陵泉、中脘、神阙

作用:温中散寒,健脾利湿,止呕止痛。

 
三伏灸具体操作方法

每伏当天或前后3-5天施灸最好。

温和灸:每穴15分钟左右。

隔姜灸:每穴3-5壮左右。

疾病轻者:伏前加强一次、入伏后每伏不少于两次艾灸,伏后加灸一次。

疾病重者:伏前加强两次、入伏后每阶段不少于三次灸,伏后灸两次,更可选择连续灸。

每位患者的病情不同,所以艾灸时间、疗程、取穴要自己灵活掌握,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最重要。

 
三伏灸三伏贴注意事项

1、艾灸时风扇和空调尽量不开,尤其不要让冷风扇直接对着艾灸者吹。  

2、艾灸后2小时内不要碰凉水、不要吃冷饮、不能洗澡。

3、初学者、出于保健目的,可以自行艾灸。较重的慢性疾病患者,若想彻底达到“冬病夏治”的目的,最好辩证配穴,在我们专业指导下进行三伏灸。

4、艾灸只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,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,正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减药、停药。

5、慎灸人群:正在发烧的病人、肺结核、感染性病、行经期且月经量多的女性、孕妇、严重过敏体质、溃破性皮肤病、阴虚火旺、心脏病患者等等。

 

俗话说“冬练三九,夏练三伏”!三伏天艾灸,为身体补阳气,扶正气,轻轻松松养出好身体!

想做三伏灸的朋友,请提前做好准备。

 

欢迎加入“艾满堂品牌连锁”每月课程,报名学习艾满堂艾灸四大技术体

系、三大商业模式,从业开店、项目嫁接、品牌加盟、产品开发等。

关注微信“aimantang99”.了解更多中医和养生以及艾灸调理技术,传播艾灸正能量,欢迎中医从业及爱好者加入我们,让朋友和家人更好接触绿色灸疗。

联系电话:400-878-24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