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满堂学员

电话:400-8782-417
24小时热线:13373932999
微信号:13373932999
全国运营中心地址:中国 郑州 百花路19号
当前位置:首页 > 艾满堂动态 > 艾灸百科血虚?艾灸帮你补回来!
血虚,又名“血枯”,现代医学成为“贫血”。临床表现为:皮肤苍白,面色无华,疲倦乏力,头晕耳鸣,心悸健忘等症状,属于中医学“虚劳”的范畴。
血虚是指阴血不足,机体失养而出现的病理现象。如咯血,呕血,便血,尿血,月经过多,产后出血或外伤出血等,引起失血过多,可造成贫血,或由于温热疫毒,久留不解,经久不愈,汗下过度等,以致耗血过多。此外也有因瘀血内结,新血不生而致血虚。
病人因脾胃虚弱,运化失健饮食营养不能化生气血,或因饮食偏嗜,长期饥饿,营养摄入不足,以致生血来源缺乏;或因恣情纵欲,耗损真阴,以致肾精不足,精不化血等,皆可导致血虚。
本病按照,“虚者补之”,“损者益之”,“劳者温之”,的原则分为以下三种证型:
1、心脾两虚,气血双亏
症状:头晕目眩,面色苍白、心悸气短,失眠健忘,倦怠乏力,纳呆腹胀,唇甲少华,鼻衄、齿衄、肌衄,妇女可见月经量少色淡,甚则经闭。舌质淡,苔薄白,脉虚细。
治则:健脾益血,补血养心。

取穴:心俞、脾俞、气海、神门、足三里。
2、肝肾阴虚,精血不足
症状:头晕目眩,面色萎黄,两颧潮红,耳鸣胁痛,遗精盗汗,腰膝酸软,五心烦热,月经过多或鼻衄、齿衄、皮肤紫斑,舌嫩红少苔,脉细数。
治则:滋补肝肾,益精养血。
取穴:肝俞、肾俞、膏肓俞、太溪、三阴交。

3、脾肾两虚,阳虚气弱
症状:面色苍白,头昏心悸,神疲懒言,形寒肢冷,少气自汗,食少便溏,腰酸阳痿,月经不调,甚则面肢浮肿,或衄血、便血,崩漏。舌淡胖,苔薄白,脉沉细。
治则:健脾温肾,补益气血。

取穴:1、大椎、脾俞、气海、足三里 2、命门、肾俞、膈俞、关元、三阴交。
血虚之症,应注意饮食疗养,和药物辅助,如缺铁性贫血可食猪肝,或以铁剂补之。
治则:健脾益血,补血养心。

取穴:心俞、脾俞、气海、神门、足三里。
2、肝肾阴虚,精血不足
症状:头晕目眩,面色萎黄,两颧潮红,耳鸣胁痛,遗精盗汗,腰膝酸软,五心烦热,月经过多或鼻衄、齿衄、皮肤紫斑,舌嫩红少苔,脉细数。
治则:滋补肝肾,益精养血。
取穴:肝俞、肾俞、膏肓俞、太溪、三阴交。

3、脾肾两虚,阳虚气弱
症状:面色苍白,头昏心悸,神疲懒言,形寒肢冷,少气自汗,食少便溏,腰酸阳痿,月经不调,甚则面肢浮肿,或衄血、便血,崩漏。舌淡胖,苔薄白,脉沉细。
治则:健脾温肾,补益气血。

取穴:1、大椎、脾俞、气海、足三里 2、命门、肾俞、膈俞、关元、三阴交。
血虚之症,应注意饮食疗养,和药物辅助,如缺铁性贫血可食猪肝,或以铁剂补之。
热点资讯
- 2021-10-15肚脐下冷是宫寒,肩上冷是什么你知道吗?
- 2021-10-14九九重阳节,八大要点呵护您家人的健康!
- 2021-10-14它是天然防栓补肾药!比阿司匹林、六味地黄丸
- 2021-10-11秋高气爽为何频繁感冒?艾灸润肺防“秋燥”
- 2021-10-08白露不露身,不露脚!寒露后最应艾灸这里!需
- 2021-10-07入秋后,遇它别手软,多吃眼睛明亮,抵抗力更
- 2021-10-07嘴唇干裂,不是因为缺水,病根在这里!艾灸既
- 2021-09-30国庆养生不能忘,出游准备要做足,最全攻略请
- 2021-09-30为什么女人艾灸背部,远比艾灸腹部重要?后悔
- 2021-09-28好容颜=五分天注定+五分好方法!灸通这2样,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