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艾满堂艾灸加盟,艾灸培训官方网站!

关于艾满堂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网站地图

艾灸加盟

艾满堂学员

联系人:王老师
电话:400-8782-417
24小时热线:13373932999
微信号:13373932999
全国运营中心地址:中国 郑州 百花路19号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艾满堂动态 > 艾灸百科总是失眠无法解,何不用它试一试!

 
    
    不寐,也称“不寝”、“不得卧”,现代称之为“失眠”,俗称“睡不着”。失眠是由于情志、饮食内伤,病后及年迈,禀赋不足,心虚胆怯等病因,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,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。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、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、恢复体力与精力,轻者入睡困难,或寐而不酣,时寐时醒,或醒后不能再寐,重则彻夜不寐。
    凡正常人的入睡,为阳与阴交,阴阳互相协调,处于静(相对的)的状态。如果营血不足,或因邪气扰乱,俱可导致阴阳不交,形成失眠。其发病脏器主要在心,但往往与脾、胃、肝、肾等也密切相关。
   失眠的病因虽多,但以情志、饮食或气血亏虚等内伤病因居多,由这些病因引起心、肝、胆、脾、胃、肾的气血失和,阴阳失调,其基本病机以心血虚、胆虚、脾虚、肾阴亏虚进而导致心失所养及由心火偏亢、肝郁、痰热、胃失和降进而导致心神不安两方面为主。其病位在心,但与肝、胆、脾、胃、肾关系密切。失眠虚证多由心脾两虚,心虚胆怯,阴虚火旺,引起心神失养所致。失眠实证则多由心火炽盛,肝郁化火,痰热内扰,引起心神不安所致。但失眠久病可表现为虚实兼夹,或为瘀血所致,故清代王清任用血府逐瘀汤治疗。
   由于心脾两虚,阴虚火旺,痰热内扰,情志抑郁,胃气不和,心肾不交,这几个原因造成失眠,我们都可以通过艾灸治疗失眠。
 
   心脾两虚  
   症状表现:
夜卧难眠,梦多易醒,醒后再难入睡,兼有心悸健忘,神疲肢倦,口淡无味,胃纳不振,或食后腹胀,面色少华,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细弱。
   艾灸原则:
培益心脾,补养气血。
   艾灸穴位:
神门、心俞、脾俞、章门、三阴交。
   随症加穴:
①健忘者,加百会,志室;
②食欲不振者,加足三里。
   艾灸说明:
心经原穴神门与心俞相配,可调理心经经气而宁心安神;脾俞与章门俞募相配,可培益后天之本,促进气血生化而滋养心神;三阴交为肝、脾,肾三阴经交会之所,可调理脾肾气机而协调阴阳,如此阴阳和谐,则失眠自愈。
   情志抑郁
   症状表现:
难以入睡,入睡则多梦易惊,善叹息,忧思烦闷,伴胸胁胀满,精神不振,舌苔薄腻,脉象弦数。
   艾灸原则:
疏肝解郁,宁心安神。
   艾灸穴位:
心俞、肝俞、胆俞、内关、神门、阳陵泉、期门、太冲。经验穴:飞翅穴(上飞翅,下飞翅,翅根)。
   随症加穴:
①心肾不交者,加肾俞、太溪、通里;
②梦纭不宁者,加魂门、厉兑。
   艾灸说明:
肝俞与期门俞募相配,疏肝解郁,佐以肝之原穴太冲以理气降逆;胆俞与胆之合穴阳陵泉相配,疏调胆经气机,胆气调畅则大息可止;内关宽胸理气;神门、心俞宁心安神。
 
   胃气不和
   症状表现:
失眠,脘腹胀满或胀痛,伴有恶心,呕吐,嗳腐吞酸,大便异臭,或便秘,舌苔黄腻或黄糙,脉象弦滑或滑数。
   艾灸原则:
和胃化滞安神。
   艾灸穴位:
中脘、胃俞、足三里、丰隆、公孙、厉兑。
   随症加穴:
①呕恶者,加内关;
②头晕者,加印堂、合谷。
   艾灸说明:
胃募中脘与络穴丰隆和胃化痰;胃俞、足三里、公孙消积化滞,理气化湿;厉兑治多梦失眠。诸穴为伍,胃腑安和,则能入睡。
   心肾不交
   症状表现:
心烦不寐,头晕耳鸣,咽干,烦热盗汗,腰膝酸软,精神萎靡,健忘,男性伴有滑精阳痿,女性伴有月经不调,舌尖红少苔,脉象细数。
   艾灸原则:
交通心肾。
   艾灸穴位:
心俞、神门、志室、太溪、然谷、涌泉。
   艾灸说明:
心俞、神门清心安神;志室、太溪,然谷、涌泉滋阴补肾,降火益精。心肾相交,水火既济,则可安然入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