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满堂学员

电话:400-8782-417
24小时热线:13373932999
微信号:13373932999
全国运营中心地址:中国 郑州 百花路19号
当前位置:首页 > 艾满堂动态 > 艾灸百科粗粮虽好,吃错也全是白费,你吃对了吗?
粗粮的“粗”,是相对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。粗粮主要分为三大类:
比如谷物类的玉米、小米、红米、黑米、紫米、高粱、大麦、燕麦、养麦等;
还有杂豆类的黄豆、绿豆、红豆、黑豆、蚕豆、豌豆等;此外还有块茎类的红薯、山药、马铃薯等。
为什么要常吃粗粮?
粗粮和细粮都含有热量和糖分,吃后其实都会升高血糖。
但是,粗粮里面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,膳食纤维的结构特性使得糖的释放没有细粮那么快速和猛烈。
因此,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,将部分精粮换做粗粮,对控制血糖有一定的效果。
粗粮中B族维生素的含量,高于细粮。中国人的饮食结构里面,B族维生素的摄入量不太够。
吃粗粮,可以补充我们缺乏的B族维生素。
B族维生素可以帮助维持心脏、神经系统功能,维持消化系统及皮肤的健康,参与能量代谢,能增强体力、滋补强身。
膳食纤维是肠道的“动力小能手”,能促进肠胃蠕动及增大粪便体积,而它主要的来源就是果蔬和粗粮。
这个好处延伸下,吃粗粮也有利于排便哦。
由于现在人们吃的多,动的少,摄入的能量普遍偏高,肥胖的人群逐渐增多。
而粗粮富含纤维,纤维有微孔结构,有吸附能力,可以吸附水、油等。
可以干扰蛋白质、糖和脂肪的消化与吸收,利于减肥,也利于预防高血脂。
吃粗粮的6个误区
很多人吃粗粮选择品种过于单一,觉得一种好吃就一直吃,其实这样不利于营养均衡。其实就是本末倒置了!
正确吃法:粗粮的类型很多,可以把粗粮融入到三餐中,合理搭配。
比如,大豆优质蛋白含量高,还含大豆异黄酮;燕麦含有葡聚糖,有利血脂和血糖控制;
豆类嘌呤含量较高,对痛风者不利;玉米膳食纤维含量高,老人难消化。
长期吃细粮的人,不建议突然大量摄入粗粮,会引起消化不良,胃胀气甚至腹泻。
如果想改变饮食习惯,就要慢慢去适应,从少到多,至少需要两周的时间让胃肠道去适应。
正确吃法:没有吃粗粮习惯的人,可以开始按照7∶2∶1的搭配进食,也就是70%精米或精面,20%粗粮以及10%的大豆加上杂豆。
慢慢地,把这三样改为到3∶2∶1或者1∶1∶1的搭配比例。3∶2∶1的比例,适用于绝大部分人。
所以千万不要为了健康用力过猛,到时候难为了自己的胃。
粗粮中的纤维素,需要有充足的水分来溶解。
所以,日常饮食中添加粗粮的人,要喝更多的水以润滑膳食纤维,否则就像吃了一堆石头,导致难消化,有便秘的可能哦。
正确吃法:爱吃粗粮,就得爱上喝水。每天喝1200毫升-3000毫升白开水,能更好地帮助膳食纤维发挥作用,排除体内垃圾。
粗粮吃太多,不仅影响消化,还会影响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,甚至导致营养不良。
而且粗粮中的纤维素,还具有干扰药物吸收的作用,它可以降低某些降血脂药和抗精神病药的药效,所以随意吃粗粮反倒影响健康了。
正确吃法: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50~150克全谷物和杂豆,中年人尤其是有“三高”、便秘等症状者。
长期坐办公室者、接触电脑较多族、应酬饭较多的人,可适量增加粗粮摄入。
市场上的粗粮制品有很多,比如全麦面包、麦麸饼干、紫薯饼干、南瓜面包等。
但是,作为高纤维产品,如果能口感出众、粗而不糙,大部分肯定是用大量油脂起到“润滑”作用。吃多了粗粮制品,反而会摄入大量油脂。
正确吃法:吃粗粮制品,不如直接吃粗粮来的好。
既然讲究健康,就用天然健康的烹饪方式,还原粗粮最根本的味道,比如蒸、煮等做法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刚刚我们已经提到,粗粮膳食纤维含量较高、生糖指数较低,但它并不能降血糖。
有的糖友以前吃一个馒头,改成粗粮后就吃两个窝头,饭也比原来多吃半碗,结果不仅血糖没控制好,人还胖了起来。
正确吃法:粗粮虽然血糖生成指数低,但碳水化合物含量不低。食用后,血糖虽然上升较慢,但进入体内的糖类物质并没降低。
若不控制食量,血糖负荷增加,仍不利于血糖和体重控制。
三类人不宜吃粗粮
痛风患者一定要少吃或者不吃粗粮食品,因为其中含有的草酸会引起病症发作。
尤其是豆类食物,即便少量食用也会导致尿酸增高,引起痛风甚至引起并发症。
粗粮谷物中含有的草酸、植酸,会影响人体对钙和铁的吸收。
患有贫血的人,尤其是女性,一定要适量食用杂粮,以免贫血问题加重无法好转。
但是红肉中的铁元素,不受植酸影响,所以建议吃粗粮搭配肉类。
杂粮中的膳食纤维,虽然对人体有益,但是摄入超过50g便会让人体对蛋白质、脂肪的吸收下降。
从而对心脏、血液等造成影响,导致抵抗力下降。
温馨提示
粗粮有益健康,已是人尽皆知了。吃粗粮有好处,也有坏处。
有些禁忌你不了解,盲目迷信其功效,最后反而对身体不好。记住以上的禁忌,以后吃粗粮的时候就要多加注意了!
热点资讯
- 2021-10-15肚脐下冷是宫寒,肩上冷是什么你知道吗?
- 2021-10-14九九重阳节,八大要点呵护您家人的健康!
- 2021-10-14它是天然防栓补肾药!比阿司匹林、六味地黄丸
- 2021-10-11秋高气爽为何频繁感冒?艾灸润肺防“秋燥”
- 2021-10-08白露不露身,不露脚!寒露后最应艾灸这里!需
- 2021-10-07入秋后,遇它别手软,多吃眼睛明亮,抵抗力更
- 2021-10-07嘴唇干裂,不是因为缺水,病根在这里!艾灸既
- 2021-09-30国庆养生不能忘,出游准备要做足,最全攻略请
- 2021-09-30为什么女人艾灸背部,远比艾灸腹部重要?后悔
- 2021-09-28好容颜=五分天注定+五分好方法!灸通这2样,轻